建筑垃圾对环境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侵占土地,污染水体、大气和土壤,影响市容和环境卫生省。
1、侵占土地
目前我国绝大部分建筑垃圾未经处理而直接运往郊外堆放。据统计,每堆积1000吨建筑垃圾约占用67平方米的土地。我国许多城市的近郊常常是建筑垃圾的堆放场所,建筑垃圾的堆放占用了大量的生产用地,从而进一步加剧了我国人多地少的矛盾。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建设规模的扩大以及人们居住条件的提高,建筑垃圾的产生量会越来越大,如不及时有效的处理和利用,建筑垃圾侵占土地的问题会变得更加严重。
2、污染水体
建筑垃圾在堆放场所经雨水浸透浸淋后,由于废砂浆和混凝土块中含有大量的水合硅酸钙和氢氧化钙、废石膏中含有的大量硫酸根离子、废金属料中含有的大量金属离子溶出,同时废纸板和废木材自身发生厌氧降解产生木质素和单宁酸并分解生成有机酸,堆放场所建筑垃圾产生的渗滤水一般为强碱性并且还有大量的重金属离子、硫化氢以及量的有机物,如不加控制让其流入江河、湖泊或渗入地下,就会导致地表和地下水的污染。水体被污染后会直接影响和危害水生生物的存在和水资源的利用。
3、污染空气
建筑垃圾废石膏中含有大量硫酸根离子,硫酸根离子在厌氧条件下会转化成具有臭鸡蛋味的硫化氢,废纸板和废木材在厌氧条件下可溶出木质素和单宁酸并分解成挥发性的有机酸,这些有害气体排放到空气中就会污染大气。
4、污染土壤
建筑垃圾及其渗滤水所含有的有害物质对土壤会产生污染,其对土壤的污染包括改变土壤的物理结构和化学性质,影响植物营养吸收和成长;影响土壤中微生物的活动,破坏土壤内部的生态平衡;有害物质在土壤中发生积累,致使土壤中有害物质超标,妨碍植物生长,严重时甚至导致植物死亡;有害物质还会通过植物吸收,转移到果实体内,通过食物链影响人体健康和饲喂的动物;此外,建筑垃圾携带的病菌还会传染,对环境形成生物污染等。
5、影响市容和环境卫生
目前我国建筑垃圾的综合利用率低,许多地区建筑垃圾未经任何处理,并被施工单位运往郊外或乡村,采取露天堆放或简易填埋的方式进行处理,而且建筑垃圾运输大多采用非封闭式运输车,不可避免地引起运输过程中的废弃物遗撒、粉尘和灰砂飞扬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城市的容貌和景观。
上一篇:建筑垃圾资源化的定义